首页>线路推荐>芦溪vs湘东,总有一种美就在身边

芦溪vs湘东,总有一种美就在身边

更新时间:2020-11-06 00:14:38.0来自:美丽萍乡

「最美的光阴遇见最美的你」 from萍实君 那些在记忆深处的故乡人 ◆◆◆ 今天,小编推荐两篇很长很长的文章,可能会占用你们更多的时间和内存,一篇是写芦溪的,执笔人是赖咸院;另外一篇是写湘东的,执笔人漆宇勤和刘华。不知道大家更喜欢哪一篇?欢迎在文末投票!!! 芦溪,一卷美丽田园诗 执笔人:赖咸院 人与自然共家园。 绿化美化每一片土地、管好护好每一片山林;加强湿地保护、净化一泓碧水;改善空气环境、优化整体生态……这一系列的组合拳目的只有一个——为人类和自然万物建设一个共同的美丽富饶的生态家园。 系列的组合拳目的只有一个——为人类和自然万物建设一个共同的美丽富饶的生态家园。 ——题记 群山滴翠,草木葱郁。 芦萧溪水碧粼粼,洞锁烟霞别有春。 这是芦溪,中国电瓷之乡。曾经被人提起时,经常会与高污染、高能耗画等号,但是,作为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芦溪电瓷产业,却是芦溪最靓丽的一张名片,为芦溪擦亮了“面子”,更为芦溪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里子”。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冬游位于芦溪境内的武功山,为山中奇景所陶醉。游山归来后,特做诗一首: 千峰嵯峨碧玉簪, 五岭堪比武功山。 观日景如金在冶, 游人履步彩云间。 沉郁顿挫的诗句中,满是对武功山的敬意。这份敬意,一直被芦溪所珍惜、传承。 近年来,芦溪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引领下,开启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发展之路。短短几年的时间,芦溪从山到水、从空气到百姓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美若仙境、生机勃勃,人人向善向美、融洽美满,真正成为了人和自然和谐并存的美丽家园。 如今,芦溪正以自己独具特色的美丽、和谐、文明和现代,装点着一个伟大而全新的时代…… 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绵延 5000 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而作为赣西最重要的“水缸”“绿肺”“菜篮”,生态是芦溪最大的优势,森林覆盖率达 71.26%。可以说,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芦溪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而守护,是对子孙后代最大的负责。 面对大自然的馈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保持应有的敬畏呢?也正是这样一种态度,让芦溪始终秉承着“生态立县,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把绿色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奏出了高山流水般的美妙音符。依托现有山水脉络、自然条件等,对县域进行全境规划,合理布局城镇、乡村各类空间。芦溪县高起点编制了《芦溪县生态县建设规划》《芦溪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实行统一规划,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等衔接,以规划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与南昌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容量评价工作,制订和修编生态乡镇规划、河流域规划等,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支撑。统一规划的编制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我国最大的电瓷生产基地,如何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一直是摆在芦溪面前的一大难题。20 世纪 90 年代,芦溪有大小电瓷生产企业近 200 家,产能严重过剩,污染重。虽然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转型道路艰难,但芦溪县几届领导班子认识到:芦溪的发展,一定要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于是,果断依法淘汰和关闭小企业,拆除倒焰窑,燃料由原来的煤炭全部改成管道燃气,对留存的电瓷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引进上市公司、央企对传统的电瓷产业进行收购兼并,提升产业品质,一批高效、低碳、节能、环保的特色工业项目站到了芦溪经济的最前沿。 在转型升级的实践中,芦溪县针对产业布局、生态基础差异,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科学布局城乡发展空间。确定了宣风镇、银河镇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芦溪镇、源南乡建设工业经济带,上埠镇、南坑镇建设电瓷经济圈,新泉乡、张佳坊乡、长丰乡建设生态经济带的“四个组团”的绿色发展战略。 积极与省、市对接,出台《芦溪县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区划》,将县域内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划入生态空间保护红线范围,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和现有水体。同时,兼顾考虑山区乡镇的发展,每年预算资金 1000 万元,探索建立因保护水源地造成收入减少、企业和农民生产损失、移民搬迁等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提升生态供给,芦溪县紧盯中央、省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政策,积极争取项目,寻求支持,成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江西省“一湖五河”范围,其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每年可获 6000 万元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争取到中小河流和“五河”治理项目,获得资金支持 1.7 亿元;争取亚行贷款袁河、新华河、潭口河等三条穿城河流河道综合整治项目资金支持 2 亿元。积极增绿补绿,累计投入资金 680 万元,新增绿地 1.6 万亩;深入开展山口岩国家湿地公园创建,规划面积 1043.5 公顷,湿地面积 419 公顷,湿地率 40.2%,科学划分了生态保育、恢复重建、管理服务等 5 个生态功能区。 顶层设计好了,关键是怎么落实。芦溪让生态文明成为政绩观标配,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绩的考核比重,发挥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机制“风向标”作用,将水质标准、森林积蓄量、生态经济等 28 项生态考核指标列入乡镇及相关单位年度考核目标,对生态环境考核不合格的乡镇及相关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以强大震慑和高压态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不仅如此,芦溪还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离任审计制度,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生态治理纳入账单管理,对违背绿色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记入档案,实行终身追责。一系列的硬核措施,不仅让生态建设之路有迹可循,更为芦溪的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支撑。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摆在了芦溪的面前,那就是如何解决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芦溪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丝毫马虎,态度非常坚决,严格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然,要做到平衡,单纯靠一个负面清单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招商引资这个源头下手。对此,芦溪明确了“五个坚决不”的底线要求,即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引进;环评审核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落户;“三同时”不到位的项目,坚决不启动;在线监测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放行;没有达到环评标准的,坚决不生产。依法否决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项目。 这被称为芦溪史上的最严环保门槛一出,所有人都为之捏了一把汗,在 GDP 还是硬指标的情形下,这绝对是一招险棋。但是,芦溪的这个底线不仅没有吓退投资者,反而成了高品质招商的金字招牌。近年来,相连引进了萍安塑业、博鑫精陶纳米陶瓷膜项目等一大批新兴绿色环保型企业,让芦溪顿时有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 不仅如此,芦溪还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坚持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长效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巩固和发挥生态优势。坚持奖励与惩治并举,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绩的考核比重,发挥好评价考核机制“风向标”的作用,将水质标准、森林积蓄量、生态经济等 28 项生态考核指标列入乡镇及相关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考核提拔基层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和基层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离任审计制度,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生态治理纳入账单式管理,对违背绿色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记入档案,实行终身追责。同时,根据各乡镇不同功能分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内容、标 准、原则、奖惩等进行明确安排,在全县科学发展考评中进行差异化考核设定,考核等级为不合格的地方,将约谈党政主要负责人,倒逼乡镇紧盯生态文明建设功能分区,抢抓绿色发展机遇。 一个春天的午后,笔者走进芦溪县上埠镇,只见村头巷尾处处绿树成荫,环境整洁优美。当时深感意外,的确很难想象,就在六七年前,由于电瓷产业的发展,这里是芦溪县环境被破坏得最严重的地方。 上埠镇坪里管理处主任吴维虎告诉笔者,原来这个地方有 20 多家电瓷企业,基本上都是烧煤的,烟囱冒的烟都是黑不溜秋的。 意料之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从浓烟滚滚到绿水青山,坪里管理处的变化是芦溪县生态发展的一个缩影。 二 花红柳绿,望山见水。 百顷清波穿城过,袁水荡漾映新城。 初夏时节,漫步袁河芦洲湿地公园,河面碧波荡漾,鹭鸟翻飞;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阵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 袁河,是芦溪的母亲河,延绵数千里,注入赣江,汇入长江,融入大洋,这条奔流不息的母亲河世世代代滋养着勤劳朴实的芦溪人,承载起一代代人的希望。除袁河外,境内有潭口河、万龙山河等 6 大河流及 22 条中小型河流,总长达 370公里,同时还有山口岩水库、明月湖水库、锅底潭水库等 48座水库,总库容近 1.9 亿立方米。 水,是芦溪的魂;芦溪的水,也养育了一方人。作为萍乡市最大的“水缸”——山口岩水库,保障着市区 90% 居民的供水安全。 可以说,芦溪的水,关乎一座城市的健康。 一直以来,芦溪把涵养水源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不断强化水资源红线管理,在水源地污水处理问题上下足了“本钱”。比如,投资 1000 余万元在饮用水源地上游建设 3座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投资 6000 万元建设日处理量达 3.5万吨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同时,严禁在水源地新建项目,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日常巡查和监测制度,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到二类水质以上标准,严格落实河(库)长制,大力推进河道疏浚和日常监管,通过 GPS 定位加强对排污口和污染源的监管,提升水生态功能,让“水更清、流更畅、质更优”。 问河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清水来。 这清水,从呵护开始。 为了呵护“一河清水”,芦溪可谓是煞费苦心,专门引进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专家团队,制定《芦溪县全域水污染分区分类量化控制规划(2018—2022 年)》,建立了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水环境治理方案。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眼界,一种胸怀。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课题上,芦溪舍得下血本,投资 9300 万元开展“三河”治理,推进防洪清淤治理工程;投资 4000 余万元提升改造县污水厂,建成集镇污水处理厂,国控杨村断面水质达到 II 类标准;投资 1000 余万元在袁河上游建成 3 座污水处理厂;投资 4470 万元完成并运行 30 个污水处理终端设施……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每一分钱,都是面向未来。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芦溪打造出了一条岸绿景美的“幸福河”,营造了一个生态、舒适、优美的城市滨水生活环境,实现水质净化效应、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并存。随着河长制工作全面推进,一幅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动人图景,书写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芦溪的新篇章。 与此同时,芦溪以全域水环境治理为抓手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扎实开展河道治理工程,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河道清淤、堤防填筑等项目,深入开展水源地农家乐专项整治行动和非法捕捞整治行动,为创新社会治理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芦溪智慧”。 如今,袁河沿线生态景观风貌焕然一新,江面洁净清新了,江岸整洁干净了,夜景更绚丽多彩了……以袁河廊桥、袁河大桥、金子桥连接两岸,形成了沿河观光带,城市生活更有温度,“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芦溪新画卷徐徐展开。 茶余饭后,行走在芦溪街头巷陌,有水有树,有花有草,空气新鲜,还有繁华的夜景,这里的人都说,“袁河边上走一走,准能活到九十九”。 在芦溪,除了袁河,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武功山了。 这山,是巍峨的;这山,也是通灵的。 说起武功山,每一个芦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它给这座县城的馈赠,真的太多太多。 正因如此,芦溪守住“一脉青山”的决心更加坚定。 2018 年,芦溪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做到封山育林与造林绿化并重,山上造林与山下绿化并举。截至目前,共完成造林面积 14.69 万亩,新增绿化面积 34.6 万亩,在建与管的“双轮驱动”之下,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 71.26%,县城规划区森林覆盖率达 40.25%,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 1 个、省级森林公园 4 个、省级湿地公园 1 个,当初许诺的再造一个 “天然氧吧”成为了现实。 在芦溪,有一个南坑镇。20 世纪 80 年代,这座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小镇,在历经数十年的煤炭、石英、瓷土开采后,遗留下来很多处大片裸露的废弃矿山渣地,大片稻田不能种植,尤其是该镇的山田村,20 世纪 90 年代,这里有上百家小煤窑废弃矿山,曾一度过量开采,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前些年,该镇经过深度调研,对煤矿矿山环境进行全面治理,在山田村煤矸石山上栽种易生长的南方泡桐,通过耕作层土地培育、移植等手段,对坡度较小的工矿废弃地进行梯化平整和覆土形成泡桐林,使矿山资源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政府出钱帮我们修路,在山上植树造林,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灰尘污染和水土流失了,废弃矿山变绿了,到处鸟语花香,很多人慕名来这里游玩。”一位住在天子山脚下的村民高兴地说。在对山田村废弃矿山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中,该镇强制关闭拆除小煤矿 96 家,镇政府整合资金 800 万元,清运废渣,开展表层覆土、山地翻耕等,全面退出煤矿产业,使沉睡数十年的工矿废弃地迎来了新生。 如今,走进在芦溪县南坑镇山田村的废弃矿山,但见工矿废弃地华丽变身成了泡桐林,白里透着浅紫的泡桐花一串串、一丛丛,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在绵延起伏的山岭上竞相绽放,蔚为壮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 谁能想到,曾经这里杂草丛生,矿渣堆积如山。 而这一变化,正是芦溪推进废弃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芦溪推进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铁腕整治“散乱污”,创建绿色矿山,努力留住绿水青山,引领矿山企业走上绿色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乱采滥伐引发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双赢。 不仅如此,芦溪还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建立林地林权、森林资源、退耕还林档案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林政信息管理系统,推进种苗示范基地、林木良种繁育中心、采种基地建设,逐步实现主要造林树种良种化,种源基地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近年来,芦溪始终在努力地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留住美丽乡愁。为此,芦溪着力做好两篇文章。 一篇是农村环境整治文章,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巩固“三清两改一管护”;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服务,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建制村全覆盖;投入资金 2000 余万元开展农村水污染治理,实现污水处理乡镇集镇全覆盖;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85.7%;加强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综 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率达 86.72%。投入资金达 6.17 亿元,打造“三线三带”美丽示范风景线,完成整治 25 户以上宜居村庄 1248 个,整治覆盖率达 87%,创建了 5 个美丽示范乡镇、22 个美丽示范精品村庄和 5000 余户美丽示范农户庭院。 另一篇是生态修复文章,坚持生态化、园林化建设思路,实施“一河两岸”功能布局,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做好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改善人居环境。对老旧小区、市场及周边街巷、垃圾分类、公厕、消防等进行提升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设袁河防洪堤等基础设施,强化调蓄功能;清洁城市水体,借水生景,建成袁河风光带、袁河栈道等风景地标;推进生态新城建设,借山造景,打造城市绿肺,建设了芦洲湿地公园、狮山公园、老崖山公园、古城山公园;完成主干道绿化,推进以乡土适生树木为主的林荫系统建设,县城绿化率达 43.9%,获评省级森林城市、园林城市。 如今,芦溪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一个“绿富美”的芦溪正在茁壮成长。 三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6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习总书记的这段话深刻揭示了生态、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才可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2018 年 5 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处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保护思想,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同时也回答了“优质生态产品”到底是什么,这正是对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急的回应。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芦溪秉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高举绿色发展的旗帜,以创新为引领,做好产业发展“加减法”,形成绿色工业发展模式。一方面,在改造传统动能上做“减法”,坚决关停有污染及破坏环境的企业,淘汰落后生产线,关闭焦炭生产线,让环境变得靓起来。另一方面,在培育新动能上做“加法”,通过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加快电瓷传统产业升级步伐,促进电瓷产业朝“规模型、环保型、科技型、效能型、国际型”方向发展。 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高端项目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全县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加速发展,实现经济绿色转型。 一叶能知秋,管中可窥豹。芦溪以绿色产业为支撑,高扬绿色发展大旗,发展理念焕然一新,发展格局海阔天空,发展态势朝气蓬勃。2015—2016 年连续两年以三类县第一名获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评被评为先进县,连续两年获萍乡市“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项目综合评比第一。近年来,全县先后引进中材高新电瓷、中材科技萍乡风电叶片、华能安源电厂等 8 家央企投资项目进驻,华维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8 个上市公司投资项目落户以及电瓷工程研发中心、电瓷工程技术中心等 20 余家高科技企业及企业研发中心等高端产业项目,首个央地合作共建产业园——中国建材产业园于 2017 年 5 月成功落地开园,是萍乡市央企落户项目最多的县区,形成了以中材风电叶片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紫金江发和九牛 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博鑫精陶为代表的环保陶瓷产业,引进了以多维时空增材制造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 百姓富,生态美。生态工业的强势带动,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全县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主抓手,走出一条由传统农业向循环、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新路。目前,全县建立各类标准化产业基地 385 个、面积 45 万余亩;拥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14 万亩,全县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 家,国 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 3 家。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一张靓丽的名片。芦溪县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彭波认为,生态是芦溪最好的禀赋、最大的品牌、最强的竞争力。 芦溪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生态治理成效,积极发展绿色服务业,切实转变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发展模式,打造旅游特色品牌,走内涵式发展路子。以“一水(袁河)两山(武功山、玉皇山)三湖(明月湖、八洞碧湖锅底潭、山口岩水库)”为支点,围绕新兴网红打卡地紫溪村田园综合体、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仙凤三宝园、全国美丽休闲乡村东阳古村等,打造了 1 小时城市圈休闲旅游目的地,同步推进凤栖、道一、养道、电瓷等特色小镇建设,形成诗意山水田园融合发展新格局。文旅活动丰富多彩。让“洗肺养胃好睡”美丽生态名片走出去,举办了美好为村——芦溪国际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大会、中国芦溪·玉皇山越野赛、中日拳王争霸赛等一批国际国内大型文旅活动,提高了美誉度和影响力。接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15%以上,仅仙凤三宝园 2019 年旅游收入就达 5200 余万元,好山好水“卖”出好价钱,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绿色打底,厚植生态。 在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田园综合体,各大基地项目如火如荼地加快建设,处处呈现出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势头。紫溪八景互动区、四季花海观赏区、农耕体验区……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小规模”到“大产业”,目前正沿着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开启着现代农业新征程。 好生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被银河人实实在在感知。 在绿色实践中,银河镇深度挖掘自然禀赋,加快现代农业扩面升级,高档苗木、设施蔬菜、芦笋、秋葵、黑木耳等特色版块总面积达 8000 多亩,形成了一批绿色、有机、无污染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了绿色经济发展效益,带动就业 3000 余人。在项目准入上,坚决不引进破坏环境的项目,如今“农家乐”、林下经济、观光农业等休闲旅游农业,汇聚成一道“生态富民”的合影。特色产业的发展,印证的正是生态优势的经济效益,让高质量“生态美百姓富”在银河结出硕果。 美景交映,游人如织。打通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的转化通道,既美了乡村风景,又鼓了群众“钱袋子”。如今的银河镇,集镇亮丽、产业兴旺,焕发出“绿色崛起”的勃勃生机,一幅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正扑面而来。 山还是那片山,水还是这洼水,人人思变——理念改变,观念转变,芦溪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从“简单单一”发展传统农业到“协调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扶大做强”传统产业到“培育发展”生态新兴产业,从“小打小闹”卖土产山货到“做大做优”绿色品牌再到互联网线上销售,让人涌进了乡村山野,让物流出了乡间田土。 如今,在芦溪吃生态饭、打生态牌、干生态活,除了欢声和笑语,留下的是满眼青山绿水和村民们越过越红火的好日子。 四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小暑时节,在芦溪县银河镇何家圳村介子塘的山林里,飞舞着成群的白鹭,它们经常成群结伴涉水而来,时而自在徜徉,时而低头觅食,时而展翅高飞,展现出一幅幅美丽和谐的自然画卷。 这样的画卷,在芦溪已经成为了常态。 每年从 5 月份开始,就会有白鹭陆续飞来,7、8 月份是白鹭最多的时候,它们会吃稻田内的小鱼、虫子等。在芦溪,没有人惊扰它们。 今日之芦溪,其承载也深厚,其生态也文明,其希望也浩荡。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这是宣誓,也是嘱托;这是责任,更是承诺。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最普惠”的民生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认识论。 历经时空变迁,芦溪秀美本色未改。“每天吃过晚饭出去走一走,别提多神清气爽。”这是广大居住在芦溪以及第一次到芦溪的客人们一致的感慨。在芦溪,城市干道全新亮相,风景树木葱郁挺拔,俨然一幅“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交融”的现代城市景观。 早在 2012 年 5 月,芦溪就吹响了“五城同创”的号角,累计投入 80 余亿元建设新型城镇化项目 139 个。目前,又科学谋划了总投资达 105.12 亿元的 5 个 PPP 项目包,涵盖生态新区、交通路网、现代农业和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真金白银”的投入让城市承载力、影响力、软实力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城市形象提升,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城市呼之欲出。 “芦溪,真漂亮啊……缕缕的炊烟、笼罩着薄雾,薄薄的云层环绕山间,自然景色又好……就好像一幅山水画。”在深入推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长刘奇同志特别重点表扬了芦溪县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近年来,芦溪不仅在城市功能提升上实现了“大变样”,在广袤的农村大地,同样也是日新月异,全县以“干净城乡·样板芦溪”为主题,以网格化管理推动农村清洁工程,累计投入资金 3000 余万元,连续打造了宣风街 - 栗湾麻里园、南坑大岭村四拱桥、芦溪洋田童家祠等一批村镇联动示范点。 以“整洁美丽 • 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投入资金 3.86亿元,打造了 582 个产业特色鲜明、整洁干净、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点,惠及 2.5 万农户,实实在在的大手笔大投入,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锦上添花”,让共享绿色红利的芦溪人民纷纷点赞。 走进芦溪县芦溪镇东阳村,错落有致的民房,平整宽阔的道路,葱郁的千年古樟,干净整洁的庭院,一幅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最开始的时候是泥巴路,就算晴天也不敢穿布鞋出门,后来改成了水泥路,车子一过,漫天灰尘;现在改成了柏油路,晴天雨天出门都很方便,吃完晚饭大家都喜欢出来散步聊天。”71 岁的吴双柔是土生土长的东阳村人,他告诉笔者,一直以来,东阳村都很注重绿化,村里种了樟树、桂花树等各种树木,村干部们经常带头搞卫生,村民都会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房子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近几年,我们村里经常开展各类文娱活动,每次开展完活动,村民们都会自觉清扫场地。一场晚会结束,第二天根本看不出有晚会的痕迹。在这么好的环境里,都不好意思乱扔垃圾。”村民吴浩说。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每天都有专人打扫村道,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看见路上有垃圾要捡起来,曾经垃圾往水塘里倒,一到下雨天,各种垃圾水上漂,臭味熏天的现象早已不复存在。 “社区的环境是要靠大家一起爱护的,不是有了环卫工人,居民就可以不管理。自己生活的环境干干净净,自己出门看着都觉得舒心,高兴。”芦溪镇华光社区 70 岁居民刘冬梅指着门前整洁漂亮的街道高兴地说。以前小区只有一个大垃圾桶,果皮菜叶、塑料袋、纸盒、废电器等各类垃圾都随意往里扔,现在垃圾桶随处可见且分门别类,居民都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会自觉将各类垃圾区分开来。 在芦溪县长丰乡林区,经常可以看到臂套红袖章、手持铜锣的森林防火义务巡防员挨家挨户敲锣喊话,提醒群众注意森林防火。这响亮的锣声,“敲”出了一个山区乡 10 年无森林火灾的奇迹。然而,这样的事情在芦溪并不是个例,像长丰乡这样护绿不辍的行为已经成为共识。 这不就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吗?想不到,竟然在芦溪见到了。与村民闲聊,笔者找到了答案,近年来,芦溪把农村当花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美丽示范村庄让农村美在点上,美丽乡村示范带让农村美在线上,“三个沿线、三个连片”新农村建设让农村美在面上,打造了紫溪、潭田、吐霞、坪里、妙泉、报恩台、大平等一批田园综合体和秀美乡村示范点,先后荣获全省农村建设先进县、全省美丽乡镇建设试点县。 环境改善了,人民的素质也提升了,大家不仅仅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有了一种“兼济天下”的胸怀。 生态文明,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当我们徜徉在风光无限的袁河源头,当我们跋涉在芦溪的山野川泽,当我们从 1918 米的高度俯瞰大地……蓦然发现,有一种特殊的基因,在支撑着芦溪在美丽生态海洋中翱翔,那就是对自然的敬畏。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芦溪故事每天都在精彩上演,这座绰约的赣西之城正以她全新的面貌书写着新时代的美丽故事。 【本文图片由摄影师缪德荣、杨志良、王家珊、曾祥炳等拍摄】 湘东,奇山美水铺锦绣 执笔人:漆宇勤、刘华 巍巍大屏山如一座屏风,矗立于萍醴边界,山体宏大、怪石嶙峋;五峰山郁郁葱葱,五峰竞秀、古木参天;萍水和草水,蜿蜒婉转,让湘东充满水的灵动。还有更多的山和水,让这片土地美丽醉人。 ——题记 太屏巍峨 像一块屏风,将好山水藏于湘东之内,这便是萍乡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太屏山…… 湘东的太屏山,又称太平山。海拔615.7米,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因形似一扇天然屏障,故名“太屏山”;又因为这里连通两省,是军事要地,扼守则能太平,故名太平山。 太屏山山上有一座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吴楚古刹。古刹名为屏山寺,它的历史又与唐代一位宰相和明朝一位皇帝联系在一起,寺带山名,也就将这座山张扬了出去。 传说唐朝名将尉迟恭出案巡查,路经太屏山,他利用时机,娱情山水,眼观此处风景壮丽、奇石森严、古木苍茫、白云缭绕,就在此创立寺宇。屏山寺有山门两扇,一面朝着湖南,乃湖南山门;一面朝着江西,乃江西山门。一寺两门,这在其他寺庙很少见到。 20世纪80年代,人们偶然在古寺附近发现了一座天宝铜钟,天宝正是唐玄宗年号。接着又发现了吴楚古刹碑。其碑文依然清晰可见,乃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的房玄龄所题: 岩岩平山,积石峨峨。远属昆仑,近缀衡庐。南通闽广,北达荆吴。惟山之高,壁立千仞。创建古刹,尉迟敬德。鹿州都督,威镇山河。密金不爱,公心如山。百战瘢痍,实忠于王。功臣图像,凌阁争光。名胜古迹,风景悠扬。名垂不朽,万古流芳。房玄龄题。大唐贞观十三年己亥冬立。 寥寥百余字,太屏山的位置重要和古刹威望尽在其间。 而说这古刹与一位明朝皇帝有关,说的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带着他的母亲,逃荒到湘赣边界的太屏山。这时,天色已晚,见有一寺山门紧闭。他怕人发现,不敢喊门,竟在寺外山门下歇了下来。而正是在这天夜里,寺内住持做了一个噩梦,梦见火烧山门。他梦中惊醒,心想必有大事,于是下床提灯打开山门,看见门外墙根下有一对母子正在熟睡之中,见他们形貌奇特,便不敢惊动。 第二天天一亮,老和尚出来寻人,人却早已不见,只见寺外题诗一首:天为罗帐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赶长程脚,恐怕山河社稷穿。 朱元璋十五载而成帝业,打下明朝江山后,感念太屏山,便将屏山寺改为“皇觉寺”(他的家乡凤阳县钟离村也有座皇觉寺)。明洪武二年(1369)重修吴楚古刹,现在还保存着明太祖时期宰相李善长所题的碑文。 大屏山上风光秀丽,怪石嶙峋,溪流淙淙,溶洞遍布,最大的溶洞有三处,即北面泉陂村的土壕龙洞,洞内最高处达十丈,长有几千米,且洞中有洞,洞下有河,洞中怪石林立,如雕似琢,奇妙无比;东面有灯盏窝无底洞,深不可测,据当地人说,曾有人进去,三天才出洞口,却还未摸清实底;屏山西面还有马颈坳龙洞,横穿山腰,洞洞相连,大处可纳上千人。这些溶洞可谓天工神造,若入洞游览,如登仙境琼阁,令人叹为观止。 五峰神秘 五座山峰像五柱巨大的香火,点燃在大地之上,供奉着天上的神灵,也护佑着山下的黎民百姓…… 五峰山位于湘东中南,集麻山、腊市、排上、白竺、东桥、广寒寨之精华,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海拔658米,属碧湖潭国家级森林公园三大核心景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96%,植被完好。即使是寒冬季节,依然青翠欲滴。 北宋诗人、书法家,也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江西诗派创始人黄庭坚来到五峰山之后,在这诗情画意熏陶之下,欣然动笔,挥就《送密老位五峰山》: 我穿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遶羊肠。 水边林下逢衲子,南北东西古道场。 五峰秀出云雨上,中有宝坊如侧掌。 去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 栽松种竹是家风,莫嫌斗绝无来往。 但得螺蛳吞大象,从来美酒无深巷。 诗中密老即庐山东林寺住持慧远衣钵教徒。当时,密老和尚来萍乡阐扬佛法,居五峰隐迹修真。自此,五峰山名声更振,引来不少文人墨客寻芳揽胜。 五峰山寺是一群建筑,依座落位置分顶庵(在山顶)、中庵(在山腰)、脚庵(在山脚)。五峰山的名胜古刹福寿庵属中庵,坐落在七丘田,庵内供奉百余尊菩萨,有佛祖释迦牟尼、观音、李氏仙娘等。黄庭坚登五峰山,拜访密老时,还在福寿庵门前留下一联:“梵宇起平腰,千万翠峦齐俯地;后峰凌绝顶,九重碧落不知天”。 据《昭萍志略》记载,福寿庵建于周幽王年间,距今有二千六、七百年的历史,经唐、元、清数度修缮,至今保存完好。该庵占地1500平方米,庵内有圣母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关圣殿,殿高达十余米,神像逼真,栩栩如生。 福寿庵留下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相传在2700多年以前,居住在五峰山下的李家姑娘,嫁与周朝丞相潘戈为妻,李氏辞世后,潘戈便建福寿庵纪念。 南海观音云游到此,体惜建庵民众辛劳,将一把竹筷插在门外,顷刻,竹筷生枝长叶,化成方竹。每逢观音菩萨的生辰、出家和成道之日前后,方竹便会生发嫩笋,民众们因此获得一味美食。故此,有了“南海紫竹林,五峰方竹山”的传说。方竹也成了五峰山独特的景色。 福寿庵还留下过贾岛、黄庭坚等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和墨宝。福寿庵的门匾至今书有《有贾岛来》。 山顶五峰古寺,清代著名才子刘凤诰为其题下门联:天空峰列五,问此中门户,参透为谁?慧佛由来传密老;寺外树盈千,历无限霜雪,坚贞乃尔,灵根或恐是菩提。 鼎盛时期,仅五峰山脚庵的寺庙就多达48座:水府庙、葛仙庙、孝仙庙、东岳庙、麻衣庙以及建于隋大业年间的圣忠寺等。除了脚庵的寺庙群之外,五峰山还存有山顶五峰古寺、山后石仙庵、山左龟峰庵、山右弥陀庵…… 两岩争艳 婆婆岩和仙峰岩,都以奇峰怪石撑起山的风骨,又以其生动的民间故事为自己增添神秘的色彩…… 婆婆岩位于麻山镇,离萍乡城仅十多公里,海拨500多米,竹木成林,水草成茵,四季常青,山门牌坊的两边蹲着一对石狮,门坊的上端题“功全”“德备”。 婆婆岩的得名是因为吕婆婆。据说,晋永嘉年间,有位吕姓道姑在此山的石洞里修炼,她济众博施,惠滋人心,以致万民感赖。婆婆岩,因为吕婆婆而名传遐迩。 “婆婆庵依山而建,紧贴着山岩,仿佛与山连为一个整体。借石壁为墙,一面若大的石壁就镶嵌在庵内。一间间供奉神像佛像的殿堂,皆人头攒动,香烟缭绕。庵的右侧建有焚香炉,爆竹、纸钱均置于炉内,爆竹声不绝于耳。” 庵十分崭新,是新建的。进庵的台阶较长,入得庵内,还有台阶垒砌。在台阶的左侧,有一堵粉色的墙面,上面镶嵌了一块字匾。看到“道通天地”四字,令人深思。其中,还有些碑石,刻下历史的痕迹。庵虽然新,可在新建时,建设者巧妙地保护了历史,还原了历史,这也体现了建庵人的智慧。 庵外有戏台,戏台的墙上贴着红纸,记载着香客某某18年前在婆婆庵求子得子,18年后前来还愿,请戏两台…… 如果运气好,就能在戏台下欣赏,还愿的香客为吕婆婆专门请来演的好戏。 当前,作为求子祈福的灵验之地,婆婆岩蜚声萍城,也逐渐成为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 婆婆岩成为灵验之地,位于仙峰岩峰顶的仙姑寺自然也不甘落后。 仙峰岩主峰海拔427.4米,峰顶有巨石巍然耸立,峰东侧为高10米的悬崖峭壁,且自北向南延伸,形成一道天然石屏,地形险要,站于峰顶的巨石上,萍城景色便尽收眼底。岩壁有石洞数穴,深者达三四公里,仙姑庙便依山伴岩建于巨石之下。 相传唐朝年间,广东潮州青年道姑李凤英自峨嵋山云游至此,见仙峰岩药草遍地,山花烂漫,不忍离去,便在岩下觅一石洞住下,夜间诵经悟道,白天采挖药草,为乡民治病,屡屡药到病除,四方的百姓闻名而来,求医问药。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道姑仙逝。百姓为纪念她的功德,在她居住的石洞前垒石筑土,建一小庵,塑仙姑像于庵中供奉。后来,每有病,乡民便来庵中求仙问药,据说仍灵验。到明代,时人于岩下建一土木结构寺庙,取名“仙姑庙”,从此香火不绝。 历时500余年,仙姑庙几经废兴,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四方百姓捐资再修,立碑纪念,后不幸被视为迷信而遭毁。1990年,当地村民在原址上捐资再造,故有今日的“仙姑庙”。 除了仙姑寺,仙峰岩上还有一座宝善寺,它是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建筑,飞檐翘角,殿宇雄伟,佛音森森,禅意悠悠…… 群峰竞秀 在湘东,“此地有丛山峻岭,茂林修竹……”。这块热土上的山岭各有特色,有仙则名…… 除了大屏山、五峰山,麻山婆婆岩,仙峰岩之外,湘东的奇山秀水还有翡翠谷、严壶山、云程岭、老虎山、钟鼓寨等等。这些山岭环绕在湘东,让湘东人民以及游览湘东的旅人枕着青山入睡。 群山鼎力钟鼓寨 在东桥镇西南,几座山鼎足而立,北临草水金鸡潭,南屏巍巍鹅公山,如护城使者,守卫着方圆几公里的凹形盆地。其中两座山,山形如钟似鼓,还有一座山,形似香炉,故得名香炉寨。三山合称钟鼓寨,并寓“钟鼓乐之,琴瑟友之”之意。钟山在西侧,犹如一面为东桥报晓的巨钟。鼓山高且平,山顶有旱地近1000平方米,山腰多岩,其东面一岩最大,岩内建有包公庙。腰部立有烈士碑。东面山顶紫石一脉向下延伸,形如鼻梁,鼻脊下有数百级石级犹如悬空,令人毛骨悚然。 清代诗人邓寅游览后,写下绝句:“尖峰顶上对平峰,午后晴云雨后松。想是仙岩楼佛境,高悬暮鼓和晨钟。” 传说,清代常见武功高超之士,占山为王,据险为寨。是否真有山寨王曾盘踞于此,如今已无法考证。有据可查的是,1932年,红军王震部队在钟鼓寨攻克了驻扎在此的萍乡县保安团部队。 站在钟鼓寨的山顶,东桥全景尽收眼底,凌空俯瞰,草水河畔山水风光无限。民间传说,草水蜿蜒的东桥,山、水、地形如同风水玄学中的“孩儿座篮”。坊间老人说,毛泽东的祖先曾逆流行舟至钟鼓寨的西北处金鸡潭,将祖先安葬于此风水宝地。 老虎山上留仙迹 位于东桥的老虎山石头较多且怪异。从远而望,三山环绕,其中如桌子、茶几置于绿地毯之上,周围三山则如屏障。 相传,曾有白衣老者和青衣老者乘仙 风而游,抵达老虎山时,棋兴大发,于是以大石为桌,手指一挥,石上棋盘自现,棋子从天而降,便开始较量棋艺。 太阳东升西落,两位仙人全然不顾,执迷于棋盘中。 仙人飘然而去后,击石的痕迹和棋盘犹存,线条清晰可见,棋盘南一角卷起,棋子欲坠未坠…… 若站在高处俯瞰,远山近景,蓝天白云,繁茂嫩绿,轻风吹来,让人滋润陶醉。整座山势如同猛虎,独有的褚红色岩石青苔斑驳,如同虎背,人们因此称呼此山为老虎山。 翡翠新辉耀东桥 在湘赣边界,湘东区东桥镇边山村,大地上镶嵌着一块夺目的翡翠。它散发着浓郁的绿色之美、弥漫着迷人的山水神韵,吸引着一批批的游人关注它、走进它。 人们称它为边山翡翠谷,是一个新兴的景区,闪耀着乡村旅游网红的光辉。 这是一处集山岭之秀、瀑布之魅、古树之奇、草木之美的自然胜境,以优美的环境、壮观的瀑布闻名遐迩。 去边山翡翠谷,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宜人的草木。在这里,人们一进入景区就可以走进郁郁葱葱的树林,踩过层层堆积的落叶地毯,徒步欣赏奇形怪状的古树,在每立方高达14万个氧离子的生态森林里,圆满地完成一次最有氧气的徒步之旅。 春天里的翡翠谷绿意无边,到处都是茂林修竹、山花吐艳、苍松傲然。夏天里的翡翠谷,草木繁茂,湖色如翡翠般碧绿,漫山坡的夏花和蝴蝶,给游客带来身心放松的同时,也使人尽情享受田园生活的闲适。秋天里的翡翠谷,五彩斑斓,成片的枫林在翡翠谷入口的路旁如天边流霞,向人们述说秋的美丽和灿烂,一幅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去边山翡翠谷,最让人心动的是醉人的瀑布。沿着景区蜿蜒的山路,一条小溪在山涧中潺潺流淌,散发出诗意的芬芳。溯溪而上时,溪流在陡峭处跃身成瀑,像一匹银色长绢铺在石壁上,激湍翻腾,珠玑四溅,隆隆声如春雷。那一帘帘的瀑布动人心魄,倚着山势而下,形成翡翠谷壮观的瀑布群。山风吹来,水的清凉仿佛可以洗净游客所有的烦恼和疲劳。 站在翡翠谷的游客栈道,人们可以真正感觉回到了山水的怀抱:山绿得染黛,水清得透明,整个景区的植被郁郁葱葱,有两百多年的圆珠树,还有大量奇兰异草,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而独特的地质结构又造就了翡翠谷岩石的高低错落,草木与云岚、石与水,形成了让人目不暇接的景观。抬头,是卧龙出山、行云布雨、纵横天下,低头,是水光潋滟、晶莹剔透,青翠欲滴。沁入心脾的草木芬芳,在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中留下高山流水与小桥人家的情趣。 今天,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翡翠谷正在揭开神秘的面纱,梳妆打扮,即将以更加清秀而优雅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根据规划,正在提升改造中的翡翠谷景区将布局即缤纷花语服务区、旅游集散服务区、文旅休闲风情区、自然生态体验区、生态研学综合区和生态康养度假区等6个功能区。在核心区建设四季花园、果园,并配以游乐设施、体验基地、花海商业街、花海休闲区、花海露营区,打造四季鲜花、鲜果飘香的佳境,供游客观花、观果、采摘。同时,配套规划建设水上文化项目及文化创意综合服务、生态牧场、生态泳池、生态烧烤的娱乐和科普教育等项目,并为游客提供原乡生活、田垸塑景、旅居社区、康养中心、养老服务公寓、森林特色景观等体验。 可以想象,全面提升后的翡翠谷,将在亲水乐山之外,变得更加引人入胜、更加璀璨夺目、更加生态宜人。 严壶山下传经第 在翡翠谷景区的最高峰,是风景秀丽的严壶山。这是位于湘东区东桥镇与广寒寨乡交界处的一座山岭。它的命名,来源于曾经担任过乾隆皇帝老师的一代名人邓严壶。 史料记载,邓严壶名嗣禹,号严壶,出生于湘东东桥镇,十三岁时跟随做官的父亲在湖南衡阳学习。至明朝末期,邓严壶的父母兄弟相继辞世,家庭生活变得困苦。他在研究学问之余,想方设法招佃在广寒寨的偏阳山垦荒,将偏阳山上部取名为“上严壶”,偏阳山中部为“中严壶”,现在广寒寨乡所谓的“上严壶,中严壶”地名就由此而得名。 康熙三十年(1702),邓严壶参加考试没有被录取,便作招生檄,集生于北京“明伦堂”。幼年的乾隆应檄投学于嗣禹学馆,邓严壶在教学中精心传授。后来,邓严壶卸教参考,终于通过科举考试被任命为江西吉水县训导。 乾隆皇帝十分尊重这位老师,即位26年后,降旨追封他为“乡贤王”,并御赐立“传经第”于今东桥长塘村。“传经第”建两道围墙,外围墙二门罩住大路,外品墙上御赐画“贪狼蚕日”。民间传说,经此路过的文官必须下轿拜访,武官必须下马拜访。外槽门的御赐横匾“传经第”如今保存完好。正厅上横匾书“锡光有庆”,落款门生天子。 后来,有人考据,史载的邓嗣禹与乾隆皇帝存在年龄错位,邓严壶教过乾隆的可能性不大,不知道是传说有误,还是邓严壶的年龄记载有误。 历史已经很难考究,但严壶山却千百年来一直默默矗立在那里,任云卷云舒。邓严壶曾自己有诗《登严壶岭绝顶》描写此山的风光: 偷闲时复涉嶙峋,石磴盘空迥绝尘。 到眼云烟腾霭霭,沾衣岚翠湿匀匀。 林花著雨飘香远,山鸟当风送语频。 仰止有心怀岱岳,敢云身作最高人。 邓观灏和邓州也分别写有诗歌描写严壶山并发出感慨。他们的诗歌内容分别为: 严壶郁嵯峨,漠漠障遥野。 连绵如贯珠,断处若勒马。 淡烟不可收,松涛四时泻。 眺远有馀情,悠然行路者。 苍苍秋树遥,夕阳山际赭。 烟凝秋在山,烟放秋在野。 在湘东,还有山石硕大形似“马头”而得名为马脑寨的景观,马头上树木葱茏,如马鬃一般。清代文人刘洪辟曾留下诗歌《过马脑寨》:土山高戴石,马脑旧传名。势欲悬崖勒,情同仰秣惊。据鞍谁顾盼,揽辔俟澄清。借问路旁客,何时寨结营。 在湘东,还有更多象形的山水景观。如,形状似一头巨大的野牛而闻名的牛尾山;树林茂盛,极具生态魅力的象山…… 群峰罗列,如屏如障,烟云变幻,颜色积翠堆蓝。凡到过湘东的人,在好奇心的满足之后,又可从山川风物上得到美的补偿。 萍水悠然 河流是滋润万物的乳液,是人类生命的活力,有水的地方就有美好的生命迹象。川流不息的萍河水养育着善良勇敢的湘东人…… 湘东境内山地、丘陵、河流、平川交错分布,地形比较复杂,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从白竺经龙台、腊市、下埠至老关有一分水岭,形成萍水河流域和草水河流域。 萍水河是萍乡的母亲河,也是湘东的母亲河。它的源头是禅宗圣地杨岐山,主要河道经过上栗县、安源区、湘东区,境内流域面积1325.27平方千米。 有别于中国大多数河流,由于地势原因,萍水河呈“倒流”状态,从北流向西,即从萍乡市湘东区荷尧镇出境到湖南,入湘江,进洞庭。 萍水出杨岐山后,“小心翼翼”,并无浩荡之势,只是在南坑河、麻山河和长平河三条主要支流的汇入后,才有了底气,洋洋洒洒,有点“气吞万里如虎”,向湘江奔流。 归于湘江的萍水,就不叫萍水了,而叫渌水。“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接受静江(今广西桂林)知府的任命,从江西萍乡过湘东,走驿道入醴陵,写下《过醴陵驿》诗一首,诗中也曾提及渌水—— 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贵。 人稀山木寿,土瘦水泉香。 乍脱泥中滑,还嗟堠子长。 槠州何日到,鼓枻入沧浪。 东来千里皆吴地,西过两关是楚疆。萍水在历史上是一条重要的水运航道。靠着萍水,湘赣两地的贸易往来,热闹了湘东,也繁华了湘东。住在萍水边的百姓,常常挑着土货,乘坐船只,到外地去售卖,尔后,又带回一些外地货。 早在宋开宝年间,湘东城镇集市已成规模。《昭萍志略》记载:“其西怀攸里,距城二十里,街二里,临水通舟,商民二百余家。”在萍水的巨大影响力下,外地的商人不辞奔波艰辛,纷纷来到这里开店创业,经营布匹、药材和小粟等商品。宋时,官府便设驿站于此,曰“湘东驿”,后移至黄花渡,曰“黄花驿”。朱熹、黄庭坚等名人都曾行宿于湘东,并有诗句流传于世。 清乾隆年间的萍乡知县胥绳武曾在这里视察之后,对萍水湘东段的风情颇为赞赏,留下诗句: 湘东水长好撑篙, 渡口船排半里遥。 各取小红旗子褂, 客来争问买鱼苗。 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萍水也扮演过一个重要的角色,留下了动人的篇章。当年,在株萍铁路修通之前,萍乡的煤炭便是靠着它,经湖南醴陵再运到湘江,然后汇入长江,最终到达目的地——汉阳铁厂。20世纪初,随着株萍铁路的修造,原来主要是水路运煤的船运已不再紧要。萍水河水运的舞台自此慢慢落下帷幕。 水乃生命之源,千百年来,萍水一直汩汩流淌到现在,给湘东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绿色与希望的同时,也吟唱着人民的幸福生活,它的变迁,它的喜怒哀乐,它的存在所带来的文化意义,让人体味无穷。 草水回澜 一条草水,滋润了湘东大地,也繁华了一处热闹非凡的草市…… “金唐钟鼓蕴吴韵,草水洄澜藉楚风。”有人认为,草水得名于攸、醴、萍的湘东上市之——草市,但究竟如何,无从论证。 草水的发源地有东南北三处。东面两大支流,一条发源于广寒寨乡,经南岗口,流入草水河;另一条发源于龙台、白竺,经郊溪,形成鸭路河,流入草水河。东面支流最为丰富,两大支流在茶红与南岗结合部的石家冲汇合而成,形成草水河的上游。南面小溪发源于中泥湖和韭菜湖,经东桥镇边山村,自南向北经东桥镇杨源村汇入草水河。北面一条小溪,发源于东桥镇中院村、兰台村,流向长塘村,汇入草水河主干,形成草水河的中游。草水浩浩汤汤,横贯东桥境内,一路于长塘村与醴陵清水江乡相接处汇入湘水。 草水在上游较为曲折,迂回于巨石间,像一条水龙,在层峦叠嶂中游刃。在中游的时候,它渐渐开阔起来,还孕育出了一个名叫地围洲的世外桃源,尔后,学子辈出的鲤鱼山、恬静险要的金鸡潭等在其映带之下,独具丹霞特色的江南小桂林——东桥镇,也逐渐被世人所知、所爱。 领略草水河的魅力,泛舟游河是最好的选择。竹筏平稳地漂入草水河,沿岸的景色在眼前舒展开来。 鼎鼎大名的孩儿座篮——罗雾山脉余脉徐徐入眼,传说毛泽东的祖母就葬在这里。据东桥史志介绍,清朝以来,草市水陆发达,历来为湘赣商贾云集之地。当地老者回忆,当时有很多湖南人来此贩卖碗筷等日用品,其中尤以湘潭人为多。毛家人多次经水路,到东桥经销碗筷时,看中了“孩儿座篮”这块风水宝地,有意百年之后眠居此地,庇佑子孙。具体情况如何,也只能在传说找答案了。 顺流而下,象山来了,它傲然挺立在天空之下,长长的鼻子伸到了水中,像在汲水,又似在欢迎。接着是狮山——那狮子微微张口,头顶狮毛竖起,似乎在猎物。再过来就是马山了,那肥硕的马腚,预示着一匹奔腾的石马就要奔驰…… 草水河清冽如碧草,草鱼、鲢鱼、鳙鱼、青鱼、鲤鱼、鲫鱼、乌鱼、鲶鱼等20多个种类,相聚在草水河里,有些大胆的,还冒出水面,不时与游人招呼。水中的水草,清秀如古代舞女,舞动着…… 草水灵动了整个小镇,也滋养、孕育着小镇。乾隆皇帝的老师邓严壶,毛泽东的老师汤增璧,晚清著名国画家汤国桢,原昆明陆军学院院长邓福全少将,中科院院士颜龙安都是喝草水河的水长大的。小镇上风流人物辈出,有人赞叹,称东桥为“帝师故里,将军之乡。” 像一条玉带系在东桥的草水河,是一部博大精深、名胜荟萃的自然旅游博览书,为湘东增添了无限魅力。 水润绵长 眺望湘东大地,一条条河流纵横交错,犹如一条条玉带,编织成一幅幅宏伟画卷…… 在湘东区内,流淌着37条主要河流,萍水河、草水河、麻山河、南岗河、荷尧水、下埠河6条主要河流及31条支流。正是这一条条河流,为湘东帯来了水,帯来生命,赐予万物繁荣。 麻山河从桃源村方向流过来,经麻山镇中心后自西向东,往萍乡方向流。萍水河从萍乡方向流过来,自东向西流入麻山镇。它们分别流到桐田后,统一拐向湘东方向流去,形成了双河口。两条河流汇聚,带着黄土地的深情,带着古道的湘东文化,汇聚成了一条更宽广的河,奔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势不可挡。二者携手向西边流去,流经湘东,到禮陵,最后汇入湘江。 乘坐游船在河上缓行,古樟,村落,老人,铁皮小舟.....接踵而来,跃入眼帘,顿时对这条河流充满欣喜之感。都说河流是大地上的动脉,而这碧清的河流,起来却如此平静,透着丰沛的力量,或许站在双河口,你会明白什么叫做“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明镜般的南岗口水库静卧在湘东东桥镇伟岸的臂弯里,这种山水相依、湖光山色的意境,给湘东增添了隽永无穷的韵味。 南岗口水库最大水深12米,湖岸线长达6公里,通过多年持之以恒的水质河生态保护,水库引用水源常年符合国家地表水II类标准,为东桥人民和万亩良田源源不断注入活力。 去南岗口水库,交通十分便利,东桥境内有县级公路一条,全长约十二公里,另有东界、东荆、东凫、南丰四条主要乡村公路通往邻县、邻乡。向南可达湖南省攸县;向西可抵礼陵清水江乡;向北可通广寒、白竺乡。两省二县的交通枢纽给东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也给南岗口水库带来了人的热流。 特别是在夏天,半湖荷花,蝉鸣林幽,一汪波光盈盈、清澈冷冽的水,吸引了无数的市民和众多的游客,前来一睹这位冰清玉洁的纯情少女之芳容,享受这暑热天气里清凉世界之乐趣。更有不少市民驱车来到水库,从车厢里搬来椅子,拿出吊杆,装上鱼饵,便可安然垂钓的同时,在这碧波中,尽情领略迷人的南岗口水库的风光。 南岗口水库,正在撩开迷人的面纱,日益显示其独特的魅力,除了具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还有蓄水、发电、灌溉、养殖的功能…… 下埠河由源自下埠龚家冲和枫树冲附近的两条小河流在段家湾处汇合而成,河道平均河宽3.5m,平均水深1.2m,全长约23.2km。向北流经下埠镇、老关镇,尔后,与湘东境内最大的河流萍水河汇合之后,一路向西,进入湖南省的醴陵市境内(金鱼石附近),最后汇入湘江。 晨曦的下埠在薄雾中清晰可见,下埠河氤氲的水雾,弥散在千百年来风雨洗礼下的树木之间。沿着河道徐步而行,桥梁静躺在碧波溪流之中,有白鹭嬉戏其间,和谐相生,构成一幅田园风光画卷…… 河流昼夜不停,生机盎然,奔腾在一代代湘东人的梦想里,融化在一代代湘东人的血液中…… 大儒行经黄花驿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朱熹,行经湘东并在黄花驿住宿,有感而发,留下诗文佳作;清代诗人查慎行等十多位名士,也都吟咏过黄花驿,为湘东留下独特的文化印记…… 作为一个在湖南与江西版图拼接处的城市,湘东在历史记载中并不是特别繁华。但它却是但却是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过往节点,就像书中介绍的那样:吴楚通衢、赣湘要道,东通江浙闽,西贯湘粤蜀。这就导致了那些春风得意上任的、黯然伤神贬谪的、走亲访友的、经商求学的人,很多都经过了湘东并短暂停留。 尤其是在宋代和明代。宋代和明代在是江西文化的鼎盛年代,从江西的洪都到湖南的长沙,两地之间往返的名人自然也多一些。而这条线路上,湘东几乎是绕不开的一个点。因此,沿着萍乡东西通道上,驿站密布,县城往东设有8个驿站,往西设有6个驿站。仅有名可查的可供住宿的驿馆就有黄花驿、宣风驿、萍乡驿、湘东驿、路口驿、毛仙驿、爱直驿等等。这其中,黄花驿是其中颇负盛名者。 流经湘东抵达湘江、洞庭的萍水河(又称渌水),是湘赣之间一条重要的水上通道。“东来千里皆吴地,西过两关是楚疆”的湘东,因此而繁华。宋开宝年间,湘东城镇集市的发展已成规模。《昭萍志略》记载:“其西怀攸里,距城二十里,街二里,临水通舟,商民二百余家。”外州商贾如过河之鲫,纷纷来此开店设铺,经营布匹、药材和小粟等商品。 湘东人在萍水河上架了一座桥,便利通行。因为桥畔有人家种植了大量黄菊,人们因此将这座桥称为黄花桥。后来,黄花桥在洪水中被冲毁,附近的人就置船为渡,黄花桥从此又称黄花渡。 唐代的时候,朝廷就在黄花渡旁设置了一个驿站,这就是“黄花驿”的由来。 驿站设立后,朱熹、黄庭坚等名家大儒都曾行宿于此,并有诗句流传于世。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不仅在国内影响巨大,还传播到海外。著有《四书章句集注》,以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多种。 南宋时期,朱熹与张栻、吕祖谦被称为“东南三贤”。绍熙五年(1194)深秋,朱熹从福建赴湖南长沙岳麓书院访问张栻并讲学,“朱张会讲”轰动一时,并在中国文化史上传为佳话。朱熹返回时,当年11月26日来到黄花驿。 黄花驿临水而建,时令正值黄菊盛开的季节,朱熹欣赏之余颇感景物与驿站名吻合,又见“站舍明洁”,墙壁上“有朱伯亭题诗,亦颇不俗”,于是诗兴顿起,唤来笔墨,“因录而和之”,得《黄花驿》: 鼎足炉边坐,陶然共一樽。 道心元自胜,世味不须论。 安稳三更睡,清明一气存。 虽无康乐句,聊尔慰营魂。 这位理学大师在诗中阐述,在凡尘具有高尚道德观念的人,世味何须评论,因为神志清静明朗,心存浩然之气,不会受到纷纷扰扰的红尘干扰,则安稳地睡三更好觉,这些虽然不是如何安乐的句子,但聊以抚慰心灵与精神。可以想象,朱熹炉边饮酒、题诗之时,心怀澄明之秋水,面呈淡雅之秋色,于是有了这抒臆之诗、言志之诗。 后来,为纪念朱熹题诗《黄花驿》,湘东人在黄花渡口建亭,引朱子诗意题匾“稳睡亭”,并镌有亭联:“东来千里皆吴地;西过两关是楚江。” 其实,在朱熹之前,唐代会昌年间曾先后担任侍御史、尚书郎、秘书监等职的诗人薛逢,在调江西任职时,就路经此地并赋诗《黄花驿》: 孤戍迢迢蜀路长,鸟啼山馆客思乡。 更看绝顶烟霞外,数点岩花照夕阳。 此外,北宋末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的阮阅,也留有《黄花渡》诗: 晓渡黄花溪水湍,鸣榔声在小沙滩。 盘斜曲踏畲田出,露下星稀霜月寒。 至于在朱熹之后,在黄花驿留下诗踪的就更多了。 清代有十多位知名文人吟咏过湘东黄花驿。如卢炳作有《踏莎行•黄花驿》,姜迪作有《黄花渡》,马子岩作有《黄花驿》等等。 清初著名诗人、官至翰林院编修的查慎行,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春三月,游粤返归,路经萍乡湘东,“览黄花渡,悠然想朱子遗风,既而篮舆山行,历县城抵芦溪市。所过花草柳岸,概绘之于诗”。留下了一首写萍乡的好诗《自湘东遵陆至芦溪》: 黄花古渡即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绿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似,春深无处不耕犁。 千百年过去,如今,黄花驿地名仍在,而历代名家大儒的风采,已经成为湘东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码头过往鸿儒客 湘东的水路可通达湖南,在水运盛行的时代,来来往往的饱学之士在湘东登船或下船,留下精彩诗文记录…… 黄花驿是湘东历史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但却绝不是湘东进入中国文化史册的唯一符号。历史上的湘东,作为两国、两省通衢,各界人士都在此驻足。因为一条通达湘江和洞庭湖的大河,在水运发达的年代,常有文人墨客过往。他们在这个省界通达的地域水陆交通转换,一般都会被湘东的风物所征服。留下美好印象的文人雅士,临水赋诗,留下诸多佳作。 想当年,湘东的水面上,舟楫往来,船帆高张,四通八达。小小的湘东沿岸码头,印下了多少鸿儒名士的足迹!这些人名,除了薛逢、阮阅、朱熹、卢炳、姜迪、马子岩、查慎行等这一批黄花驿留下诗踪者之外,还可以列举出长长的一大串—— 曾任山东、湖北巡抚的江西人晏斯盛站在湘东的萍水河码头上感慨:萍溪分汲地,醴水滥觞初。道假东南际,疆连吴楚馀。凌晨方旅食,向晚又舟居。为语新篙手,乘风出九渠。 面朝大河,面朝赣湘分界之地,诗人对撑船的人说,我们出发了,乘风破浪,奔赴长江。晏斯盛所乘坐的船其实已经在湘东的码头上停靠了一夜,他也因此留下了另外一首《湘东夜泊》:楚乡东偏江水西,满蓬新雨岁光迷。何人紧吹凌风起,一枕龙泓烟树低。 而在清代乾隆年间担任萍乡知县的山西人胥绳武毕竟是在自己任职的地界,他来到湘东的码头上,一边欣赏风物,一边也在观察民情。他的记录也更明白晓畅一些:湘东水长好撑篙,渡口船排半里遥。各取小红旗子挂,客来争问买鱼苗。 同样在萍乡任知县的福建人郑强,在由京城赴萍乡任职时,出进萍乡地界也是乘船抵达湘东的码头。此时是宋代宣和五年(1123),湘东的山水给人一种天地阔大之感,满腹经纶的郑强跋山涉水而来,看着此情此景,忍不住想要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涉水登山道路赊,青黄野色间幽花。更深无奈秋风冷,梦破还惊明月斜。隐隐似闻银汉雁,飘飘酒泛使臣槎。来朝更指萍乡去,归计茫然未有涯。 站在码头前,面朝萍水,来人与去客,情感自然是迥异的。在郑强之后50年,南宋四大家之一呃范成大也站在了湘东的码头前。他在路过萍乡时逗留了几天,马上就要登船从湘东离开了。想着泛舟此去,又是过湘江,继续前行,不禁写下一阕《菩萨蛮》: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 江东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那看春半时。 湘东之水悠悠向前,一代又一代的饱学之士,在这里留下感慨。 北宋诗人赵蕃在炊烟飘起的时候抵达湘东并上岸投宿,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雾雨杂炊烟,山巅复树巅。初疑但纷若,有听忽骚然。立马看题壁,冲鸥唤渡船。莫嗟饥雁外,且及暮鸦前。 明代文人侍其备,船行到了湘东,一路还将继续沿着水路向长沙前行,心有所感,写下七言绝句:醉中忽忽到吴头,望见长沙却倦游。不逐征鸿过湘浦,还随流水下南州。 清代名家赵翼,乘坐的船行驶到了湘东,再往下就是湖南了,于是上岸去寻找旅店投宿。作为曾任、翰林院编修、广州知府、贵西兵备道等职的官员,又是与袁枚、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的饱学之士,赵翼在湘东弃舟登岸后也留下的诗作:舟到江源尽,人寻旅店投。地应天下脊,水判两边流。孔道通湘曲,方言聚楚咻。由来产萍实,处处有瓜畴。 还有更多,明代成化年间的进士、曾任广东副使等职的吴廷举在湘东写下“明日泛三湘”;明代嘉靖年间的进士、官至通政使的吕希周从湖南抵达湘东后写下“渐通故乡语,始觉失潇湘”。类似的名家与名作,可谓是数不胜数。一段水路,让湘东接待了形形色色的行旅之人,也让湘东一次又一次进入文字的深处,刻下文化的印记。 古道通幽 一条条古道,留着商队往还的印记,也留着村民行走的温度…… 湘东有一句俗话:牛头牛尾四十八里。说的就是麻白古道,白竺乡白竺村是牛头,麻山镇汶泉村是牛尾。它在过去还是萍乡至莲花的一条商道,共四十八里长。 走在古道上,周边山峦跌宕起伏,山林深邃郁闭,途中有七碗水、灯盏塅、城墙坳等景点。铁拐李的传说代代流传—— 相传,铁拐李驾云,途径麻白古道,见成群的穷苦人挑着谷米、木炭等奔波,出于好奇,他便飞下去一探究竟。 摇身一变,他化成拄拐杖的老头,蹒跚而行。挑夫们见状,赶忙问候:“老人家,你腿脚不便,这是要去哪儿呀?”铁拐李叹道:“我儿子六十年前就在这条山路上谋生,当时才十一二岁,听说他住在白竺的牛脑坳附近,不知他在不在,我想去打听打听。”一位精壮的挑夫说:“我们正好去莲花挑木炭,路过牛脑坳,如今担子空了,看你腿脚不便,年纪又大,我们抬你去吧。”铁拐李连忙推辞。挑夫们心善,把他扶进空箩筐里,轮流抬着。 约3里后,挑夫们放下箩担,歇脚抽烟。有人叹息,说:“牛形山树木多,六月天阴凉,就是少了泉水,如果来来往往的人有口山泉水喝就蛮好了。” 铁拐李一笑,说:“这岩石里面有泉水。”话音未落,他的拐杖就在山岩上敲出一个碗大的口子,清泉喷涌出来。随后,他又用拐杖敲打岩石,敲了六下,六个碗大的泉水又冒出了…… 千百年来,七碗水与铁拐李的故事被一代代湘东人叙说,七碗水的山泉从未间断过…… 除了传说,麻白古道还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地处牛尾山的汶泉村是麻白古道的必经之地,来到汶泉村,必进恢先堂,恢先堂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门上对联“边递雁门家声道骏,馨香萍水世泽延鸿”,向世人彰显着当地人的文化自信。 汶泉村出过数十位名贤,最有名的是清道光年间的武进士童星魁——道光甲午年1824年武科乡试,他以第四十一名获武举,1828年武科会试中为四十名武进士,成为萍乡历史上第一位武进士,殿试三甲,奉首以营收备用……1856年夏直捣逆巢,宣布天威,晓以大义,未伤一兵一卒,使廊番恭顺…… 麻白古道既是一条历史的古道,也是一条人文的古道,和红色的古道。先贤们虽然肉身不再,精神却在一代代的湘东人的血脉里流淌…… 【本文图片由摄影师彭学平、周建林、彭斌、漆宇勤等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