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线路推荐>乡愁里的浏市八景

乡愁里的浏市八景

更新时间:2020-09-03 22:50:31.0来自:美丽萍乡

「最美的光阴遇见最美的你」 from萍实君 那些在记忆深处的故乡人 ◆◆◆ 近几年,政府组织对湘东浏市古街进行保护、提升、改造、修缮。再现“青山绿水,黛瓦粉墙”的美丽风景。浏市自古就有“八景”之说,浮桥、石坝、庙宇、古樟、筒车、码头、石板街、九十伙里。有的风景可以再现,有的就只能封存在历史的记忆中,成了抹不去的乡愁。 浮桥 横跨浏市至黄堂的浮桥,1946年动工兴建,1947年9月完成。桥长60米,宽3.5米,桥身8节。每节由3支平台木船组成,24只小船等距浮在水面做桥墩。每节船上用10根横条木固定,横条木上摊上杉树拼装的桥板。在桥板中心再放上厚樟木板,以便车子通行,两边装上木护栏。整个桥体用粗铁链串通,1982年改用铁索。在桥两端岸边扎上铁锚,浮桥便成“一”字形浮在水面。 2012年11月30日,浮桥上游400米处的钢筋水泥桥通车,大大方便了当地生产生活,虽然水泥桥在交通上取代了浮桥,但浮桥的记忆一直都在。浮桥下碧波荡漾、鱼儿嬉戏,桥上人来人往,儿童奔走撒欢,妇女们站在船头冲洗衣被床单。1979年8月在浮桥上签收了邮递员送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浏市浮桥,对于我来说,就是青山绿水上的一道美丽彩虹。 石坝 关于浏公造坝,当地有着两种传说。传说一,某年干旱,黄堂洲、无陂洲的人都在做坝劳作。浏阳一人行路困饥,先是向无陂洲的人讨口吃的,那里的人说:“我们自己都没得吃,哪有给你吃的?”于是他上到黄堂洲,黄堂的人说:“吃吧,粥就在桶里,你愿吃多少吃多少。”浏阳人吃罢,念了两句偈语:“无陂洲无陂洲,一把大水光溜溜;浏公坝浏公坝,千年大水都不怕。”之后果然应验。传说二,不倒的浏公坝就是浏公修建的,浏公在上官岭施展仙术,将石头“迁”到河中,化作石坝。 实际上,造石坝的人精通水利。把坝址选在小河入口的上端,坝身并非横断河水,而是比较大角度面向浏公庙,尽量迎受小河流水的冲击力,以抵消上游河水的部分压力。涨水时,大河涨,小河也涨,对水坝起了支撑的作用。直到1976年,当地人在石坝的基础上覆盖了一层水泥,成了堵水发电的水泥拦河坝。 庙宇 浏公庙是当地一座标志性的建筑。庙宇始建于1232年的南宋时期,处于浏公庙街道中间偏下的台地上。正大门有牌坊,称为“朝阳盛景”。正殿前的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得道为仙,即石堰金钟皆作遗念;有功则祀,看湘头赣尾遍地长青”,立庙意义一联了然。大庙规模宏大,坐北朝南,一连三栋进深。前两栋合为一体,没有修墙隔断,中间留有天心采光和排水。 正殿悬挂着由原市教育局长张声源先生撰作的“神道敷教义抑恶扬善天不爽;人寰震心源积德求福自可期”的楹联。特别惊奇的是庙里现在还有一对猪形狮像。传说是道光8年造,当地人为了讨“肥猪拱门”的吉利话。把狮子做成猪头的样子,每年都会舞动这猪鼻狮子,以祈求丰收和生活美好。正殿安坐着浏公菩萨的全身木雕像,脸如重枣,后来人们给他装上乌溜溜的胡须,着绸制湘绣的古代官服。两边是身躯高大面目狰狞的四大天将伫立两旁。从正殿往内走,便是观音堂,殿上有观音坐莲神像,韦陀菩萨立于其对面,两旁分别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大庙两旁建有厢房,正南建有一戏台。“对酒犹黄花,秋日试看鸿雁至;当歌似流水,良辰且听凤凰鸣。” 古樟 樟树坪,七尊参天大樟树。亭亭玉立,枝繁叶茂,一棵要四五个壮年才能合抱。相传是天上七仙女下凡来到这里。 这里是鸟儿的天堂,八哥、喜鹊、乌鸦、啄木鸟、猫头鹰经常相聚,有时还有白鹭、斑鸠、鹞子、老鹰在此落脚。这里是人们躲荫纳凉的休闲场所。清新、凉爽、惬意、宜人。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世界。 相传有一位五陂下来的李老师作风新潮,一天打鸟,竟打中了一只,但鸟挂在树上好久不掉下来。第二天又去,结果枪膛走火烧伤了他的右眼。有人就说头天鸟儿已挂牌示警。我们同学在大树下撒了尿,当天回去就病了,而且病了好长一段时间。不管因果联系、真实与否,无非是告诫我们要敬畏自然、敬畏生灵。 筒车 小地名三架车的三架筒车,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筒车挽水浇灌了黄堂洲的大片农田,让这片区域农耕文明的顺利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 浏公坝将上游的水位提高了约两米,增加落差,预留好渡水槽,集中了水流的冲击力。哗哗啦啦的水流经水槽冲刷过去,推动了筒车的转动。筒车的周围装上了许多个竹筒,按一定的角度均匀排布,竹筒入水时装满水,转到高位时便将水倒入木质水槽中再流进水渠进行灌溉。 水车悠转,流水飞溅,筒车吱嘎,水声哗啦,历久不息,给人们倾听天籁之音,带来心驰神往的享受。 码头 水运昌盛,自然就有了码头。从上游算起,依次是糜家码头、丁家码头、肖家码头、徐家码头、王家码头、杨家码头、邓家码头、龙王庙码头等。 船运的主力军是湖南,从湖南来运煤的船,称为“乌金子船”。这些船一般结伴而来,有时十几号甚至二十几号。全盛时期,浏公庙河上泊有上万船只等待装卸。一条船往往就是一户人家,婆娘崽女都在上面,小孩子腰间用一条绳子拴住,也不怕掉到河里。下河船靠码头,头件事就是斫肉打酒捡豆腐,办生活买东西,或卖出所带的南货,等船装满装实后拔蒿西去。 石板街 浏市街,人们笑称“一条狗肠街,街头看不到街尾”,长街成“川”字形状,纵向排列,主干道南北走向,樟树湾、五福堂、集庆街、兴隆街、佳子街、大平街、吉水街,长达1000多米,还有滨河的河街,依山的车子街。 浏市街的特色就是石板铺成,通街都是用厚厚的麻石板铺就,中间街道是横向摆放,两边街檐下是纵向摆放。土车的铁轮撞叩石板呀呀声,雨天油鞋踩石板哗啦哗啦作响,美妙的声音飘逝在岁月的风尘中。 九十伙里 “混沌初开到如今,珍珠异宝土里存; 金银财宝用仓装,乌金出自我萍乡。” 之所以称为“九十伙里”,就是街腰后的山坡,星罗棋布有大小九十个煤井,街头上行至乌岗一线,有人形里,桐子坡、冬瓜槽、柴口洞等煤矿。小煤窑生产,岩咀挖炭,油灯照明,竹子扯水,风车鼓风。煤炭从井里运上来,大多用拖箕拖,工人常常嘴里叼着油灯,后面拖着炭,辛苦不说,安全没保障。挖煤的多,推脚炭担脚炭的更多,都是煤尘盖脸,面乌嘴黑,一遇到刮风,则煤尘漫天飞舞。故云“养女莫嫁浏公庙,三天三夜屙黑尿”。也有人愿意嫁给挖煤的,又是另一说法“炭古佬几墨墨黑,洗加澡几还看得”。当时的“九十伙里”,夜班采煤上百盏灯,照到街上,照到河岸。因此冷水湾肖氏宗祠的槽门上题有一副对联“日有千人朝拜,夜有万盏明灯”。繁华盛景,非同一般。 - 关于作者 - 吴昌荣,萍乡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有30多篇作品发表在《学习时报》《人民政协报》等国家级刊物。 吴舟,安源区委党校副校长。有30多篇作品在省市报刊媒体发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