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动态>详情页

“聚焦服务创新,谱写发展新篇”——萍乡博物馆2020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Feb 3, 2021 | 作者:


        2020年,萍乡博物馆在市文广新旅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坚强领导下,抓紧抓严抓细疫情防控和免费开放各项工作,主动适应、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调整全馆的工作策略,审时度势、齐心协力,努力探索新常态下博物馆工作新途径,确保疫情防控与既定目标任务同步有序推进并取得丰硕成果。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党建工作“抓教育、筑根基”

       馆党支部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关键,以支部“三化”建设为抓手,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先后组织学习《党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内容;充分利用“主题党日”、学习强国APP等平台,全年共组织开展集中政治理论学习15次,支部书记讲党课及报告心得体会4次;先后组织全体党员赴武功山苏区革命斗争纪念馆、甘祖昌干部学院、高自立廉政教育基地、卢德铭烈士纪念馆、安源纪念馆以及秋收起义纪念馆开展“四点一线”廉政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担当精神。

      二、全面防控“抗疫情、保安全”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形势,专门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时贯彻落实上级各项疫情防控要求。第一时间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及应急预案,逐级压实工作责任,根据疫情动态变化情况,全面统筹抓好了馆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确保了免费开放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同时,我馆狠抓安全工作日常管理,不断提高安全防范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坚持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扎实做好了文物安全工作,全年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一)严抓疫情防控,保障场馆有序运转。为有效防控疫情,我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提前储备好疫情应急物资;全面跟踪掌握全馆干部职工健康状况;科学制定疫情突发情况处置流程;每日对场馆进行消毒;专门设置了发热人员隔离点;全面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全馆干部职工疫情防控意识与能力。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情况下,我馆专门邀请了武功山蓝天救援队进行全面消杀,在做好万全准备工作后,于3月底逐步实现全馆正常开放。恢复开放期间,实行总量控制、分时分流和数字导览,严格入馆人员健康码核验、体温检测和佩戴口罩等程序,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得力,做到疫情“零发生”和人员“零感染”。


     (二)聚焦点位监管,筑牢场馆安全防线。我馆始终坚持将安全保障作为底线、红线和生命线,与馆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一方面,积极落实“领导值班制度”和“一线岗位工作日志制度”等系列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日常巡查、重点排查和专项检查“三位一体”,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全馆无盲区无死角隐患排查。另一方面,不断强化馆内职工的安全意识,定期召开安全工作培训会议,开展“一警六员”等培训演练,全年馆消防微型站成员开展消防演练12次,切实提升了我馆自防自救能力。同时,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今年我馆防火、防盗以及防雷系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出入管理系统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增加了一体式控制机和身份识别系统,初步形成了一个更具现代化与科技化的技防系统,为全馆安全工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阵地建设“有亮点、上台阶”

       我馆紧抓新时期带来的新机遇,统筹线上线下展示新方式,积极整合资源,着力提升博物馆展陈和社教水平,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独特作用,真正做到让博物馆“活”起来。

     (一)再启新程,成功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自2018年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以来,我馆全体干部职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强弱项、补短板、固优势、创亮点,逐个攻克工作中仍存在的短板和难点,不断加强行政管理、社会服务、藏品保护、学术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各方面工作水平,持续全面提升我馆的综合实力。在年初,接到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文件的第一时间开始,全馆干部职工日以继夜,争分夺秒开展申报材料的整理工作,对申报台账进行再梳理、再完善,最终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二)创新形式,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新体验。在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无法开展线下活动、入馆观众限流的情况下,我馆精准聚焦观众需求,迅速将文化供给重心由线下转向线上,开展了多类型的线上文化服务。下半年又根据疫情动态变化情况,我馆适时推出了线下各类精品临时展览和社会教育主题活动,确保在充足的防疫保障前提下,持续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体验。同时,我馆积极响应省文旅厅的号召,在主题宣传日、双休日探索尝试开放夜馆,通过打造灯光秀、主题夜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市民的夜间娱乐生活。自3月底恢复正常开放以来,特殊时期实行错峰、限流参观,全年接待团体参观共计500余批次,讲解300批次以上,重要接待30余批,外派任务25次,全年接待观众50.3万余人次。

      1.推广“线上博物馆”,开启丰富多彩的“云端”服务。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我馆利用现有的文博数字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真正做到线上服务不打烊。一方面,我馆在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上设立了《昭萍之光——萍乡自然、历史与人文陈列》、《萍乡好人展》等网上展厅,让观众宅在家里也可以享受云观展、云刷馆。另一方面,我馆利用自身馆藏文物资源及研究成果,在门户网站上建立了两个向社会公众免费共享、具有本地特色的数据资源库,分别为馆藏精品文物数据库和古生物化石数据库;充分利用“博物江西”全省可移动文物数据平台,集中向公众展示我馆藏品和展览等信息资源。同时,我馆积极扩大线上活动规模,打造线上云课堂,在门户网站上发布精彩视频,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先后推出了九期馆藏精品在线讲解、九期“历史大讲堂”每周一讲、八期“馆藏珍宝我守护——‘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月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萍乡地方精品曲目系列云观赏”以及线上历史小课堂等在线服务,进一步丰富了疫情期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办好特色项目,社教品牌活动迎来“线下回归”。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萍乡博物馆在“线上开花”的同时,积极组织、策划和打磨精品线下活动,通过资源再发掘、丰富题材、延续品牌,全年开展了76场(132次)精彩纷呈的社会教育活动。

    (1)影视微课堂活动,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乐在其中。社教部充分利用展览提升后的恐龙王国等场景氛围,精心策划,推出了影视微课堂活动。活动采取预约形式,根据预约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对应的微电影内容来制定课堂内容,确保每次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与众不同。全年,在恐龙王国展厅共开展了24场影视微课堂活动,孩子们在充满自然奇幻色彩的环境中观看恐龙科普系列等微影视作品,社教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了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知识、认识萍乡的自然环境,接受趣味科普教育,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了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2)主题文化宣传活动,弘扬优秀传统和人文历史。我馆作为全市重要的文化场馆之一,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社教部紧扣各主题日、传统节日开展了系列主题文化宣传活动,包括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活动、“迎新春”书法名家赠春联活动、“学书法、重传统”现场创作暨名家讲座活动、清明节“我们向革命英烈致敬”主题活动、“浓情端午——屈原诗词里的爱国主义”活动、“小小拓印师”体验活动、重阳节“秋韵重阳·浓情感恩”主题活动以及“金秋品茗”——茶韵文化体验活动等等,让孩子们用全新的方式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使主题日、传统节日更加意义深刻。

     (3)“送课进校园”活动,推进馆校资源的有效衔接。我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发挥博物馆自身优势,多渠道传播本土历史文化。通过送展览、课堂讲解、手工制作等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积极开展“送课进校园”系列活动,全年分别走进了加州幼儿园、萍师附小、安源区第二小学、莲花黄桥小学、杨枧小学、上埠镇中心小学、萍乡六中等多个学校,进一步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课外知识,促进了广大学生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4)主题研学游活动,用研学带动文化传承。今年我馆主题研学游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参与的学校和学生数量大幅提高。自9月份开学以来,新世纪幼儿园、登岸中心幼儿园、金陵幼儿园、萍矿机关幼儿园、小太阳玉湖新城幼儿园、四季花城幼儿园、大唐幼儿园、小哈佛幼儿园、福娃幼儿园、龙凤幼儿园、加州幼儿园、金桥国际幼儿园、芦溪宣风小学、登岸小学、卓越小学、麻田小学、福田镇中心小学、湘东中学、上栗中学、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萍乡学院、金山中学、湘东排上中学等20余所学校多次走进萍乡博物馆开展研学游活动,共接待研学旅行团队160余批次,人数超过15000人。我馆根据每支研学游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年龄特征的研学主题,让孩子们在感受博物馆历史文化的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5)“萍博艺工坊”活动,在特色体验中学习传统文化。为更好地吸引未成年人走进萍乡博物馆,今年又推陈出新打造了“萍博艺工坊”系列体验活动。选择中国传统工艺等主题,将文化传播与手工制作紧密结合,注重孩子动手能力与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今年先后开展了“团圆贺中秋”团扇绘制、萍乡博物馆文创月饼制作、“多彩恐龙蛋”黏土制作等多场活动,锻炼提高小朋友的动手能力,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与欢迎。

     (6)志愿服务活动,实现服务的常态化和系统化。我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展了以“历史文化讲解、流动博物馆、社会教育推广、青少年志愿服务体验”等项目化志愿服务。今年我馆继续与关爱留守儿童“阳光小屋”项目以及星星潜能开发中心等机构合作,让山区留守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群体感受到来自萍乡博物馆志愿服务队的关爱;在暑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小小讲解员”提升班,真正让孩子们在志愿服务岗位上为观众提供服务;馆讲解员志愿服务队和“小小讲解员志愿者”服务小分队精心准备了致敬“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邀请了萍乡市消防支队的战士们,表达对抗洪归来消防战士的崇敬之情。通过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增强了每位志愿者的责任意识,提升了志愿服务水平,更开创了我馆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3.贴近群众生活,临时展览题材丰富。除疫情期间推出的线上展览外,疫情解除后线下临时展览也有条不紊地展开,相继推出了8个临时展览。其中,自主策划展览2个,分别是《跳跃指尖上的艺术——骆有福剪纸作品展》《奔走在生命线上的凡人——萍乡民间公益救援队事迹图片展》;联合办展6个,分别是《像外之境——陈锋油画作品展》《对话光影——萍乡市女摄影家协会第二届摄影作品展》《廉洁萍乡美术作品展》《观像造化——欧阳思红水彩画作品展》《“聚焦脱贫攻坚 圆梦全面小康”萍乡市脱贫攻坚主题摄影展》《甘远龙水彩画展》。同时,社教部还将“流动博物馆”展览活动送进了莲花希望小学、登岸下社区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览涉及多个领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来馆参观,进一步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外,我馆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做好了江西省2020年文化发展巡礼展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

    (三)修炼“内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建设。今年虽然是特殊的一年,但我馆丝毫没有放松对干部职工进行业务水平的培养与提升。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30余场讲座和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做到了既战疫情,又勤于学;同时根据疫情动态变化情况,在对员工进行内部培训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全年外派人员先后参加了湖南省博物馆文物修复培训、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2020年江西省“三区”文博人才高级研修班、2019年度江西文化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博物馆展陈技术应用人才培训”、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年会、2020年全省文博管理人员业务培训、2020年全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江西省博物馆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以及民进全省基层骨干会员培训等。同时,还定期组织讲解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与学习。一年来,队伍建设成效较为明显。

     (四)借助各类媒体,积极扩大社会影响力。在疫情防控期间,我馆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线上服务,同时还同步转载各类重要防疫宣传资讯,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发挥好了宣传服务职能,切实做到了线上宣传,多管齐下;线下宣传,全面覆盖。同时,我馆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网络、微博、电视、报纸等平台宣传馆内的重点工作,全年在馆网站上发布新闻69条,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新闻76条,《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发布新闻36条,江西卫视《都市60分》栏目播出新闻4条,萍乡电视台《萍乡新闻》《八点一刻》栏目等播出新闻5条,《萍乡日报》报刊及日报官方网站发布新闻24条,并在《萍乡城事网》《大江网》《中国萍乡网》等多家网络媒体上转载,进一步提升了我馆的社会知名度。

       四、文保研究“全铺开,落到位”

       我馆始终坚持以夯实文物保护研究为基础,多措并举推进文物保护项目,加大历史文物研究力度,深入挖掘萍乡历史文化和馆藏文物的价值,为博物馆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和文化动力。

      (一)以推动项目落实为重点,大力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我馆馆藏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馆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萍乡博物馆馆藏纸张文物保护方案》和《萍乡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两个项目。馆藏纸质文物保护项目拟对我馆60套(86张画芯)进行科学性、规范性的保护性修复;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将采取多种调控措施延缓因微环境、微生物、温湿度对馆藏珍贵文物本体造成的损害,对重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目前两个项目均已通过省文物局审批,争取到了馆藏纸张文物保护修复220万元项目资金和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313万元项目资金。另一方面,扎实推进萍乡孔庙的保护性维修工程。孔庙维修改造项目于2018年12月开工,先后对大成殿、明伦堂、训导斋、东西两庑以及文物仓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维修整葺,并对孔庙整体环境进行了提升,于2020年8月份完成并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孔庙整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同时,全力推进孔庙的内部复原陈设项目的启动,目前萍乡孔庙复原陈列大纲和设计方案已通过省专家评审,项目也得到了市委市领导的高度重视,预计2021年上半年能够启动实施。另外,我馆制定《萍乡孔庙安防工程设计方案》通过了省文旅厅专家评审,市文广新旅局下拨了120万元项目资金完善孔庙的安防系统,目前已启动项目招标程序。

     (二)以数字化建设为契机,切实盘活用好馆藏资源。为进一步推动我馆文物数字化建设,真正让文物“活”起来,今年从馆藏文物中精选出了33件/套珍贵文物,委托专业团队对其进行3D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建模,在网站上建立了3D精品文物数据库,在主馆展厅配备了一套数字文博终端服务系统,有效地提升了我馆数字化建设水平。另外,今年完成了《韫柜藏珍——萍乡博物馆馆藏精品选·书画卷》以及馆刊《昭萍文博》第8期的编辑出版工作,并将电子版在网站上提供免费阅读下载服务,实现了资源成果的有效共享。

    (三)以考古调查与研究为抓手,夯实文物保护基础。我馆及时处理文物线索,认真做好了野外考古调查、研究和修复等工作,全年开展考古调查共计10余次。主要有:

      1.配合省考古院对芦溪县凤栖小镇停车场进行考古勘探。我馆两名业务人员协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芦溪县凤栖小镇停车场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这次勘探发现了众多西汉土坑墓,在江西考古范围内都十分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为考证西汉葬俗和生产生活提供了实物资料。

     2.组织人员对南坑古窑址开展全面考古调查。为进一步研究南坑古窑的烧制情况、年代跨度、瓷器种类及兴衰演变,10月份,我馆与芦溪县南坑镇政府合作开展了为期十一天的南坑窑址考古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共发现七处龙窑遗迹,同时采集了大量精美的瓷器标本和窑业生产工具。本次调查不仅为研究南坑窑址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提供了更为客观直接的证据,而且为后续调查与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恐龙蛋出土地又有了新发现。9月,在上栗县工业园区新发现一窝恐龙蛋,这是上栗县境内的首次发现。在古脊椎所王强教授的指导下,我馆与上栗县文广新旅局工作人员对恐龙蛋进行了及时采集,并运至我馆“科研科普基地”进行修复和研究。此次发现进一步扩大了萍乡恐龙蛋分布范围,为了解当时萍乡盆地地层分布情况及古环境、古地理的变迁提供了更多信息。

       此外,今年我馆业务人员还分别对上栗县鸡冠山驿马村出土的清代铜器进行了考古调查;对芦溪县万龙山乡么高古村进行实地调研;对上栗县福田镇连陂村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协助莲花县一支枪纪念馆完成了303件/套馆藏文物的国家三级文物申报工作;帮助上栗县文广新旅局修复了福田镇连陂村墓葬出土的陶罐;帮助社会人士修复了工艺美术雕刻藏品等等。

    (四)以文物征集为切入点,进一步丰富馆藏内容。我馆积极开拓文物征集渠道,加强馆际和民间藏家互动,鼓励民间有识之士捐赠藏品,今年我馆共征集文物83件(套),进一步丰富了馆藏内容,完善了馆藏结构。

      五、双创任务“齐推进、促落实”

      为落实好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的安排部署,我馆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标对表找差距,聚焦聚力强落实,圆满完成了创建工作任务,为我市创建成功作出积极贡献。

    (一)内外联动,扎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自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馆严格按照市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任务要求,持续加强创建动员宣传、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开展社教活动等,确保我馆各项创建指标全面达标;同时,高度重视联创共建工作,主动配合登岸下社区及其它帮创单位不折不扣地完成入户宣传、环境整治等线片联创任务,配合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等活动,做到了不丢分、创高分。

    (二)上下一心,有力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今年以来,我馆及时对照创建任务分解表,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工作部署,把各项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责任机制到位,使我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有效完成了创建示范区的目标任务。

       另外,我馆积极参与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江西好人”“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推荐评选和宣传,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榜”发布和“好人移动线索”推荐工作,充分利用萍乡好人馆宣传阵地,讲好好人故事,积极传播正能量。还有,副馆长文军驻流江村的扶贫工作在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因户施策脱贫、基础设施升级、村级集体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所获荣誉

       一年来,萍乡博物馆在综合服务、文保研究和社教活动等多个方面不断探索,大力创新,成绩斐然。先后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核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被江西省文旅厅评为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评估优秀等次、授予江西省首批博物馆融合发展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当选“江西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支部书记、馆长邓里当选为江西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获评“共青团江西省委红领巾讲解员实践教育基地”;被萍乡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第六届萍乡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萍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嘉奖单位,邓里同志个人被记功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