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月活动特辑——馆藏珍宝我守护】第7期: 民国二十七年丰子恺设色漫画《绛园图》立轴
发布时间:Nov 3, 2020 | 作者: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这是红学家俞平伯对丰子恺漫画的评价。在中国,“漫画”一词始于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幽默风趣,画作流传广泛,据统计数量之多高达4500多幅。
在萍乡博物馆珍藏着一幅丰子恺先生的设色漫画《绛园图》,漫画描绘了萍乡绛园,虽寥寥几笔,却令人深思,耐人寻味。绛园门前有一株高大的松树,在树下站立着一个穿街走巷、身背一篓洞箫吹箫、卖萧的老人,旁边有一男孩和一女孩,他们好奇地观望着老人,老人似乎正用箫声逗弄着孩子。整幅画作清新明丽、简洁朴素,隐含着出世的超然之意和入世的眷眷之心,透露出令人感动的平凡。今天我们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月活动特辑——“馆藏珍宝我守护”推出第七期:民国二十七年丰子恺设色漫画《绛园图》立轴。
馆藏珍宝守护人(七):张天骄 萍乡市实验小学教师
1937年11月间,丰子恺先生老家浙江省崇德县(今桐乡)石门湾惨遭日寇飞机轰炸,丰子恺先生被迫携带家眷逃难,一路颠沛流离,于1938年元月抵达江西萍乡,在这里受到萍乡籍学生肖而化、吴裕珍夫妇的热情接待。在萍期间先生惊闻老家石门湾“缘缘堂”已毁于日寇炮火,激愤写下讨伐日寇的散文《还我缘缘堂》。肖而化夫妇为排解老师郁闷、愤慨的心情,便陪同老师前往萍乡城内走亲访友。期间造访了“绛园”主人,并应主人之邀,创作设色漫画《绛园图》一幅相赠。不久,丰子恺先生便结束了在萍乡54天的漂泊生活,于2月28日乘船继续南下。
实际上在丰子恺先生造访绛园之前,1937年11月21日,著名少将张学良在软禁流放途经萍乡时,曾在绛园二楼居住过。丰子恺对张将军一行曾在此居住过,却与他无缘谋面一事特别感慨,由于两人都与绛园有缘,加上绛园的建筑风格与自己的家“缘缘堂”十分相似,便在画作上题词“巨宅镇国土,讴歌致太平”,寓意缘缘堂虽遭日寇摧毁,但还有无数像绛园这样的巨宅镇守国土,期盼早日驱逐侵略者,光复神州大地,放歌太平世界。